【单选题】
正线列车因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人员应 及时组织其他列车实施连挂救援,连挂后任一列车载客的,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15
B. 20
C. 25
D. 3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正线列车因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人员应 及时组织其他列车实施连挂救援,特殊情况下使用工程车救援空驶列车时,连挂后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线路出现道岔故障且通过终端操作、现场检查 确认等手段仍无法消除的,确认具备行车条件后方可组织行车。通过故障区域的首列车运行 速度不应高于 km/h。___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一个联锁区联锁失效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行车调度人员可对故障影响区域使用 组织行车。___
A. 电话闭塞法
B. 电话联系法
C. 站间电话联系法
D. 区段进路行车法
【单选题】
接触网(轨)失电时,驾驶员应尽量维持列车进站,并及时报告行车调度人员,列车迫停地下区间超过 分钟时,环控调度人员应启动相应环控模式。___
A. 3
B. 4
C. 5
D. 7
【单选题】
地下和高架线路因设施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列车迫停区间需组织区间疏散时,线路恢复后,疏散区间上下行首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确认无人员及物品遗留后恢复正常运行。___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地下和高架线路因设施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列车 迫停区间需组织区间疏散时,行车调度人员应扣停可能驶入受影响区域的列车,对向线路区间确需行车的,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并加强瞭望。___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地震烈度为5(含)至6(不含)度的,驾驶员应加强瞭望、 监控,行车调度人员组织全线全面检查行车相关设施设备运行及受影响情况,必要时采取 。___
A. 限速10km/h
B. 限速15km/h
C. 限速25km/h
D. 紧急措施
【单选题】
地震烈度为6(含)至7(不含)度的,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o必要时,行车调度人员应扣停开往受影响区段的列 车,组织已进入区间的列车退回发车站。___
A. 10
B. 15
C. 25
D. 30
【单选题】
地震烈度为7(含)度以上或行车关键设施设备损坏的, 行车调度人员应组织在站列车清客后退出服务,组织区间列车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运行至就近站清客后退出服务,列车运行 速度不应超过 km/ho如列车迫停区间,应组织乘客区间疏散。___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遇雾、霾、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瞭望困难时,地面及高 架线路列车应开启前照灯,限速运行,适时鸣笛。当瞭望距离不足100m,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遇雾、霾、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瞭望困难时,地面及高 架线路列车应开启前照灯,限速运行,适时鸣笛。当瞭望距离不足50m,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遇雾、霾、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瞭望困难时,地面及高 架线路列车应开启前照灯,限速运行,适时鸣笛。当瞭望距离不足30m,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15
B. 20
【单选题】
遇雾、霾、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瞭望困难时,地面及高 架线路列车应开启前照灯,限速运行,适时鸣笛。当瞭望距离不足5m,列车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3
B. 5
C. 10
D. 立即停车
【单选题】
调试列车需进行排列进路等操作时,应由 操作。因调试需要超速运行的,应先进行技术论证并制 定安全措施,但不得超过线路允许速度和列车制动限速。___
A. 行车调度
B. 信号人员
C. 信号厂家人员
D. ATS工班长
【单选题】
非随车施工人员与工程车确需在同区间作业的,应统一进行 现场施工及动车指挥,施工人员应在工程车运行方向后方作业,至少保持 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设置红闪灯等进行安全防护。___
A. 30
B. 50
C. 100
D. 150
【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统筹 内部各专业部门,合理制定 ,内容包括列车运行图、车辆 运用计划、施工作业计划、乘务计划等。其中,共线、跨线运行线路 的行车计划应共同制定。___
A. 行车计划
B. 运营时刻表
C. 运作命令
D. 执行说明
【单选题】
运营单位应做好土建工程、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等设 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各设施设备系统兼容协调,能够按照 稳定运行,保障行车组织需要,充分满足客流需求。___
A. 最大设计能力
B. 先通后复
C. 先复后通
D. 行车计划
【单选题】
的编制应以满足客流需求为导向,综合 考虑线路客流规律及线网衔接等因素,有效发挥线路能力,经济合 理地运用车辆和安排施工维修时间,确定线路运营时间及各时段 的行车间隔、停站时间、行车交路等。___
A. 列车运行图
B. 运输计划
C. 行车计划
D. 时刻表
【单选题】
列车运行图应保持相对稳定,需要常态化延长运营服务时间或 的,运营单位应充分论证运用车数量、线路条件等 设施设备能力及施工维修时间、人员配备需要等情况,确保满足安全运营条件的方可组织实施。___
A. 缩小行车间隔
B. 站前折返
C. 站后折返
D. 小交路运行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吊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___
A. 使用前检查活门,月牙销子是否灵活好用
B. 操作时应先将活门或月牙拉开到位,然后扣在油管或钻杆,再合上活门或月牙
C. 注意要防止加厚油管和平式油管吊卡用错
D. 吊卡销子要系好保险绳
【多选题】
下套管作业时,关于其井口操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___
A. 扣或者开套管钳时防止挤手
B. 特殊情况下人可以站在套管之下操作
C. 原理套管钳尾绳
D. 使用卡盘下套管时,必须专人操作
【多选题】
关于下套管作业,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___
A. 检查好工具.手工具和大钳尾绳
B. 确认单根吊卡的钢丝绳和卡环负荷要满足要求
C. 背钳打在本体上
D. 单根吊卡应带安全销
【多选题】
关于卡盘使用之前的检查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要更换与套管尺寸相应的卡瓦
B. 对各润滑点润滑保养
C. 接气进行功能测试
D. 对于卡盘内一些异物如果没太大影响就不需要清理
【多选题】
关于下套管前的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___
A. 下井前,必须对套管通径,套管通径时,通径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
B. 对所有下套管的工具.手动或气动卡瓦与大吊卡.套管吊卡与单根吊卡.循环接头.灌泥浆软管线.快卸胶护丝.各种悬吊钢丝绳等进行全面检查保养
C. 钻台应清除泥浆.油污等,防止人员滑倒
D. 将有问题的套管及时分开,并用白油漆打“×”作出标记
【多选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上钻铤提丝前将钻铤通径规放入钻铤内
B. 旋紧提丝,用榔头敲紧
C. 钻台气动绞车钢丝绳与提丝通过适当卡环连接
D. 用吊卡将钻铤提起,在井口上方取出通径规
【多选题】
关于钻具组合时,摘扣吊卡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吊卡下放时不要碰到钻具台肩面
B. 要确认吊卡完全扣好后再上提钻具
C. 为了节省时间,钻具在卡瓦上座好之前,可以摘吊卡
D. 严禁在下放钻具过程中试图提前打开吊卡
【多选题】
使用卡瓦时的技术要求包括( )。___
A. 卡瓦尺寸必须与所卡管体直径相符
B. 起下钻铤时,卡瓦距母扣断面50mm,距安全卡瓦500mm
C. 严禁用卡瓦绷扣
D. 井口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瓦旋转范围外,以防转动时打伤腿脚
【多选题】
下面关于卡瓦卡持钻具的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___
A. 卡持钻铤时,卡瓦必须与安全卡瓦配合使用
B. 卡瓦使用前,背面应涂丝扣油
C. 卡瓦的开口对准钻具
D. 内外钳工配合将卡瓦抱住管体,坐在转盘方瓦上,悬持钻具
【多选题】
下面关于使用卡瓦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
A. 当司钻放下钻杆时,千万不要用卡瓦去阻止钻杆
B. 当司钻起钻时,千万不要卡瓦搭载在钻杆上
C. 坐卡瓦时,要让工具接头尽可能地靠近转盘
D. 使用卡瓦前应该检查其各连接销.开口销的情况
【多选题】
在对9"钻铤紧扣时,说法错误的:( )。___
A. 因SDD大钳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故可以使用DB大钳正常紧扣
B. 要更换SDD铅头
C. 可以用DB大钳按稍微小的扭矩紧扣
D. DB大钳正好合适
【多选题】
以下有关起下钻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___
A. 无卡瓦槽的钻铤要打上安全卡瓦
B. 凡下井钻具,应现场外观检查,丈量各部分尺寸
C. 所有螺纹应使用专用的丝扣油
D. 特殊作业(如取芯.打捞等)在钻具进入套管后可用转盘卸扣
【多选题】
地层泄漏/破裂压力试验的目的是( )。___
A. 检测固井质量
B. 获取实际的地层泄漏/破裂压力,以确定最大许可当量钻井液密度
C. 获取井控时的最大许可关井套压
D. 获取试验地层的其它资料
【多选题】
安装井口的操作正确的是( )。___
A. 检查所有的手工具
B. 打榔头时,拉锤击扳手绳子的人员应该远离扳手运行方向
C. 螺丝紧扣时要对角均匀紧扣
D. 在对扣期间可以将手放在法兰之间
【多选题】
旋塞阀安装与维护应注意以下事项( )。___
A. 要留有阀柄旋转的位置;
B. 不能用作节流;
C. 带传动机构的球阀应直立安装;
D. 旋塞阀执行机构维护,如检查发现执行机构中润滑油没有覆盖到传动机构的所有接触面,而应将旧润滑油全部除去后在所有接触面上涂抹足量新的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