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高危地区油气井,指在井口周围___m范围内有村庄、学校、医院、工厂、集市等人员集聚场所,油库、炸药库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地面水资源及工业、农业、国防设施(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作业坑道),或位于江河、湖泊、滩海和海上的含有硫化氢(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高于15mg/m3(10ppm))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
A. 500
B. 1000
C. 3000
D. 500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做好___,既有利于保护油气层,又可以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的发生。
A. 培训工作
B. 井控工作
C. 安全工作
D. 班前讲话工作
【单选题】
小井眼与常规井眼相比井控的难度___。
A. 大
B. 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单选题】
从事“三高”油气井的施工队伍,全员及协同施工人员进行针对“三高”油气井特点的培训、___等,建设方要把培训列入合同之中。
A. 应急防范演练
B. 应急预案演练
C. 井控防喷演练
D. 井控防喷演习
【单选题】
某井需要井下作业队伍对该井进行加深钻进,该井下作业队伍应执行___。
A. 《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
B.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
C. SY/T6120《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D.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单选题】
某施工井关井后井口压力显示为1500psi,折算后大约为___MPa。
A. 9.5
B. 10.0
C. 10.5
D. 11.0
【单选题】
某井垂直井深3500m,井内使用1.1g/cm3压井液,计算后静液压力为___MPa。
A. 35.22
B. 37.76
C. 39.45
D. 40.12
【单选题】
某施工井地层压力为35.2MPa,井底压力为36.5MPa,这时井底状态为___。
A. 正压差
B. 平衡
C. 负压差
D. 没有关系
【单选题】
某井油层中部垂直深度为3200m,压力梯度为1.12KPa/m,计算油层中部压力为___MPa。
A. 34.27
B. 34.58
C. 35.58
D. 35.84
【单选题】
某施工井油层中部垂直深度为3100m,油层中部压力为37.82MPa,该井地层当量压井液密度为___g/cm3。
A. 1.14
B. 1.18
C. 1.24
D. 1.28
【单选题】
井底压力是指地面和井内___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
A. 静液
B. 损失
C. 地层
D. 各种
【单选题】
某井节流压井时出口节流阀回压控制为3MPa,这时泵压为15MPa,那压井成功后打开全部节流阀后循环时泵压约为___MPa。
A. 15
B. 12
C. 10
D. 8
【单选题】
某施工井试油时对该层测压,压力梯度为8.8KPa/m,该层属于___。
A. 正常压力
B. 异常低压
C. 异常高压
D. 无法比较
【单选题】
井下作业中有很多不同工序,在不同工序时___发生变化。
A. 地层压力
B. 修井液密度
C. 井底压力
D. 地层破裂压力
【单选题】
___压力是由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
A. 地层
B. 气体
C. 静液柱
D. 饱和
【单选题】
静液柱压力计算公式P=ρgH/1000中,ρ的单位是___。
A. kg/m3
B. g/cm3
C. g/mm3
D. t/m3
【单选题】
___是指每米垂直井深压力的变化值或每10m垂直井深压力的变化值。
A. 破裂压力梯度
B. 压力系数
C. 压力增量
D. 压力梯度
【单选题】
___指地下岩石孔隙中流体所具有的压力。
A. 破裂压力
B. 流动压力
C. 地层压力
D. 液柱压力
【单选题】
清水形成的压力梯度为___KPa/m。
A. 98.067
B. 100
C. 9.8
D. 1000
【单选题】
___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A. 地层
B. 地层破裂
C. 静液柱
D. 饱和
【多选题】
井下作业中属于二级井控的是___。
A. 井喷着火
B. 溢流
C. 井涌
D. 井喷失控
【多选题】
人们根据井涌规模和采取的控制方法的不同,把井控作业分为___。
A. 一级井控
B. 二级井控
C. 三级井控
D. 四级井控
【多选题】
___、井喷失控反映了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失去平衡后,井下和井口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及事故发展变化的不同严重程度。
A. 井侵
B. 溢流
C. 井涌
D. 井喷
【多选题】
井控意识淡薄是导致井喷失控的根本原因,如___。
A. 思想麻痹
B. 违章操作
C. 侥幸心理
D. 井控制度不落实
【多选题】
___是作业队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的表现。
A. 应急时错误频出
B. 应急时人员混乱
C. 应急时程序错误
D. 因旋塞阀保养不到位造成防喷演习关井失败
【多选题】
下列情况中能造成井喷失控的有___。
A. 井控设备安装及试压不符合要求
B. 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洗井及观察
C. 资料分析失误
D. 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
【多选题】
井喷的危害性主要有___不良的国际国内影响、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A. 机毁人亡
B. 油气资源浪费
C. 地层压力和生产能力降低
D.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多选题】
井喷失控的原因主要有___、设计的影响、基层井下作业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A. 井控意识淡薄
B. 起管柱产生过大的抽汲力
C. 井架倒塌
D. 油气井中有高压层和漏失层
【多选题】
所谓“三高”油气井是指___。
A. 高压油气井
B. 高含硫油气井
C. 高危地区油气井
D. 高难度施工油气井
【多选题】
地层压力的表示方法有___。
A. 压力单位
B. 压力梯度
C. 当量密度
D. 压力系数
【多选题】
根据压力梯度的定义,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
A. 压力梯度是指每增加单位垂直深度压力的变化值
B. 压力梯度与井深有关
C. 压力梯度与井深无关
D. 压力梯度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多选题】
压力损失是由修井液循环产生的,其大小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___
A. 修井液密度
B. 修井液黏度
C. 排量
D. 流通面积
【多选题】
以下关于地层压力的描述,描述正确的是___。
A. 压力梯度小于9.8KPa/m为异常低压
B. 压力梯度大于10.5KPa/m为异常高压
C. 压力梯度在9.8-10.5KPa/m为正常地层压力
D. 压力梯度大于9.8KPa/m为异常高压
【多选题】
对于当量修井液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___。
A. 与实际井深成反比
B. 与垂直井深成反比
C. 与该点所受各种压力之和成正比
D. 与该点所受各种压力之和成反比
【多选题】
循环压耗该压力损失大小取决于___、流通面积、循环排量的变化也会引起泵压较大的变化。
A. 管柱长度
B. 修井液粘度
C. 修井液密度
D. 排量
【多选题】
正常循环时,井底压力等于___之和。
A. 静液压力
B. 环空压耗
C. 套压
D. 油压
【多选题】
下管柱时,井底压力等于___之和。
A. 静液压力
B. 环空压耗
C. 抽汲压力
D. 激动压力
【多选题】
溢流关井时,井底压力约等于___之和。
A. 静液压力
B. 环空压耗
C. 地面回压(套压)+环空的静液压力
D. 关井油压+油管内的静液压力
【多选题】
循环时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___。
A. 修井液密度
B. 修井液粘度
C. 水泥车排量
D. 流通面积
【多选题】
下列井下管柱结构中会造成抽汲压力的有___。
A. 光油管+喇叭口
B. 光油管+封隔器(胶皮未回收)
C. 光油管+抽油泵(泄油器未打开)
D. 光油管+钻头
【判断题】
某井洗压井后观察达到下步施工时间一倍以上,观察期间出口一直有很少量修井液均匀外溢,这时已达到初级井控,再次洗压井后可以拆井口进行下步工作。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一次电流和一次电压是指___ 。
A. 输入到整流变压器初级的直流电流和电压;
B. 输入到整流变压器初级的交流电流和电压;
C. 整流变压器输出的直流电流和电压;
D. 整流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流和电压。
【单选题】
在220V电源上串联下列4个灯泡,其中最亮的是___。
A. 220V、40W;
B. 220V、100W;
C. 220V、60W;
D. 250V、40W。
【单选题】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___ 。
A. 差;
B. 和;
C. 积;
D. 倒数。
【单选题】
输出功率自动调节控制运行方式适用于___的场合。
A. 高比电阻粉尘和存在着易燃易爆气体;
B. 粉尘浓度高、容易产生电晕封闭;
C. 工况变化起伏比较大;
D. 运行工况好、排尘浓度较低。
【单选题】
若气力除灰系统设备可靠性较高且为单元制,则___, 但除灰系统的出力不应小于系统输送量的200%。
A. 宜设整套备用系统;
B. 必须设整套备用系统;
C. 不宜设整套备用系统;
D. 都不对。
【单选题】
利用___叫做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A. 固体膨胀的性质制成的仪表;
B. 物体受热膨胀的性质制成的仪表;
C. 固体受热膨胀的性质而制成的测量仪表;
D. 物体受热膨胀制成的仪表。
【单选题】
灰渣泵中磨损最严重的部件是___。
A. 轴;
B. 轴承;
C. 叶轮和护套;
D. 轴和轴承。
【单选题】
为了防止灰渣泵停运时水向灰渣泵房倒流,在泵的出口装有___。
A. 止回阀;
B. 闸阀;
C. 放水阀;
D. 真空阀。
【单选题】
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所用的时间叫___ 。
A. 周期;
B. 频率;
C. 相位;
D. 角频率。
【单选题】
一切磁现象都起源于___。
A. 电压;
B. 电阻;
C. 电流;
D. 电源。
【单选题】
电阻电路中电阻并联时起___作用。
A. 分流和分压;
B. 分压;
C. 分流;
D. 增大电阻。
【单选题】
与同扬程清水泵相比灰渣泵的叶轮___。
A. 转速高,直径大;
B. 转速高,直径小;
C. 转速低,直径大;
D. 转速低,直径小。
【单选题】
灰渣泵运行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___。
A. 流量大;
B. 扬程高;
C. 效率低;
D. 磨损严重。
【单选题】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___表示的。
A. 系统误差;
B. 绝对误差;
C. 允许误差;
D. 相对误差。
【单选题】
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称为___。
A. 电压;
B. 电位;
C. 电功率;
D. 电量。
【单选题】
交接班应正点进行,交接班以___为准。
A. 双方在运行日志上签字;
B. 双方口头交待;
C. 时间;D、交班人员签字。
【单选题】
单块阳极板的悬挂方式有___。
A. 单点偏心悬挂;
B. 两点紧固连接;
C. 单点偏心悬挂和两点紧固连接;
D. 焊接和两点紧固连接。
【单选题】
间隙供电控制方式适用于___的场合。
A. 高比电阻粉尘;
B. 粉尘浓度高、容易产生电晕封闭;
C. 工况变化起伏比较大;
D. 低比电阻粉尘。
【单选题】
水在水泵中压缩升压可以看作是___。
A. 等温过程;
B. 绝热过程;
C. 等压过程;
D. 等容过程。
【单选题】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作用是___燃烧物和冲淡燃烧空气中的氧,从而使燃烧停止。
A. 冷却;
B. 隔离;
C. 覆盖;
D. 冲开。
【单选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根据构造上的不同,可分为___式和鼠笼式两种。
A. 永磁;
B. 绕线;
C. 电磁;
D. 线圈。
【单选题】
虹吸管最高处管内压力___出口液面压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是大于还是小于。
【单选题】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上的“温升”指的是___的温升。
A. 定子铁芯;
B. 定子绕组;
C. 转子;
D. 轴承。
【单选题】
凡设备对地电压在___以下者为低压。
A. 250V;
B. 380V;
C. 36V;
D. 24V。
【单选题】
在泵的吸入管段利用虹吸作用后可___。
A. 减小扬程,节约电能;
B. 提高扬程,增大电耗;
C. 减小扬程,增大电耗;、提高扬程,节约电能。
【单选题】
当发生运行电压低、电流很小或电压升高即产生严重的闪络、跳闸时,可能是___造成的。
A. 电场顶部阻尼电阻烧断;
B. 高压隔离开关接地;
C. 有开路现象;
D. 电晕极振打瓷轴箱聚四氟乙烯绝缘板密封不严、保温不良,造成结露、积灰。
【单选题】
防止灰斗中灰结块堵灰,一般在灰斗处设有___。
A. 锁气器或水封;
B. 灰斗加热装置;
C. 引风机;
D. 吸风机。
【单选题】
30号机油的“30号”是指___。
A. 规定温度下的黏度;
B. 使用温度;
C. 凝固点;
D. 燃点。
【单选题】
灰渣泵的流量减小时,其扬程___。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灰渣沟的曲率半径应为___。
A. 2m;
B. 3m;
C. 5m;
D. 8m。
【单选题】
机械密封与填料密封相比,机械密封___。
A. 价格低;
B. 机械损失小;
C. 密封性能差;
D. 机械损失大。
【单选题】
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交叉救护时,单人抢救操作节奏为___,反复进行,直至呼吸、心跳恢复为止。
A. 每按压10次,吹气1次;
B. 每按压10次,吹气2次;
C. 每按压15次,吹气1次;
D. 每按压15次,吹气2次。
【单选题】
刮板捞渣机中水的作用是___。
A. 冷却并粒化炉渣;
B. 密封炉底防止漏风;
C. 冷却并粒化炉渣与密封炉底防止漏风;
D. 冷却捞渣机。
【单选题】
随灰渣泵的运行时间的增加,灰渣泵的___。
A. 扬程增大,流量增大;
B. 扬程增大,流量减小;
C. 扬程减小,流量增大;
D. 扬程减小,流量减小。
【单选题】
电除尘器的电极使用的是___。
A. 高压直流电源;
B. 高压交流电源;
C. 低压直流电源;
D. 低压交流电源。
【单选题】
阀门第一单元型号Y表示为___。
A. 闸阀;
B. 截止阀;
C. 减压阀;
D. 球阀。
【单选题】
每套除渣系统的灰渣脱水仓应设___。
A. 一台;
B. 两台;
C. 三台;
D. 四台。
【单选题】
灰渣泵是用来输送___的设备。
A. 水;
B. 气;
C. 灰;
D. 水和灰渣混合物。
【单选题】
10kV电气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是___米。
A. 0.35;
B. 0.6;
C. 0.7;
D. 1.5。
【单选题】
离心泵构造中,___是提高流体能量的重要部件。
A. 轴;
B. 轴套;
C. 泵壳;
D. 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