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人力及机械牵引放线时,线盘或线圈展放处,应由监理人员传递信号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架线时,除应在杆塔处设监护人外,对被跨越的房屋、路口、河塘、裸露岩石及跨越架和人畜较多处均应派专人监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导线、地线(光缆)被障碍物卡住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线弯的里侧直接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械牵引放线时导引绳或牵引绳的连接应用专用连接工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放线滑车允许荷载应满足放线的强度要求,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
A. 对
B. 错
【判断题】
放线时,转角塔(包括直线转角塔)的预倾滑车及上扬处的压线滑车应设专人监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导线、地线连接网套的使用应与所夹持的导线、地线规格相匹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使用导线、地线连接网套时,网套末端应用铁丝绑扎,绑扎不得少于10圈
A. 对
B. 错
【判断题】
较大截面的导线穿入网套前,其端头应做坡面梯节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抗弯连接器表面应平滑,与连接的绳套相匹配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抗弯连接器有裂纹、变形、磨损严重或连接件拆卸不灵活时禁止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旋转连接器不应直接进入牵引轮或卷筒
A. 对
B. 错
【判断题】
张力放线,使用旋转连接器时,旋转连接器不宜长期挂在线路中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旋转连接器的横销应拧紧到位。与钢丝绳或网套连接时应安装滚轮并拧紧横销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牵引场转向布设时,牵引过程中,各转向滑车围成的区域外侧禁止有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吊挂绝缘子串前,应检查绝缘子串弹簧销是否齐全、到位。吊挂绝缘子串或放线滑车时,吊件的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张力放线时,导引绳、牵引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导引绳、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部位在使用前应由专人检查,有钢丝绳损伤等情况不得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展放的绳、线不应从带电线路下方穿过,若必须从带电线路下方穿过时,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飞行器展放初级导引绳,应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操作的飞行器,信号传输距离应满足飞行距离要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张力放线前由专人检查牵引设备及张力设备的锚固应可靠,接地应良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张力放线前由专人检查交叉、平行或邻近带电体的放线区段接地措施应符合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安全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牵引过程中,牵引绳进入的主牵引机高速转向滑车与钢丝绳卷车的内角侧禁止有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牵引时接到任何岗位的停车信号均应立即停止牵引,停止牵引时应先停张力机,再停牵引机,恢复牵引时应先开牵引机,再开张力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张力放线,牵引过程中,牵引机、张力机进出口前方不得有人通过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导线的尾线或牵引绳的尾绳在线盘或绳盘上的盘绕圈数均不得少于4圈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导线或牵引绳带张力过夜应采取临锚安全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导线、地线的线弯内角侧不得有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升空作业应使用压线装置,可以直接用人力压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紧线前障碍物以及导线、地线跳槽等应处理完毕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冬季施工时,紧线前,导线、地线被冻结处应处理完毕
A. 对
B. 错
【判断题】
紧线过程中,必要时监护人员可站在悬空导线、地线的垂直下方
A. 对
B. 错
【判断题】
紧线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跨越将离地面的导线或地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展放余线的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或线弯的内角侧
A. 对
B. 错
【判断题】
附件安装前,作业人员应对专用工具和安全用具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附件安装时,无施工孔时,承力点位置应满足受力计算要求,并在绑扎处衬垫软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或通航河流等的线段杆塔上安装附件时,应采取防止导线或地线坠落的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拆除多轮放线滑车时,直接用人力松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平衡挂线时,可在同一相邻耐张段的同相(极)导线上进行其他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待割的导线应在断线点两端事先用绳索绑牢,割断后应通过滑车将导线松落至地面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以旧线牵引新线换线时,应注意旧线缺陷,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新旧导线连接可靠,并能顺利通过滑轮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关于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50m
B. 40m
C. 30m
D. 20m
【多选题】
关于正线一般情况最小曲率半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400m
B. 350m
C. 300m
D. 250m
【多选题】
关于正线困难情况最小曲率半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200m
B. 250m
C. 300m
D. 350m
【多选题】
关于辅助线一般情况最小曲率半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500m
B. 400m
C. 300m
D. 200m
【多选题】
关于辅助线困难情况最小曲率半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150m
B. 200m
C. 300m
D. 350m
【多选题】
关于车场线一般情况最小曲率半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300m
B. 250m
C. 110m
D. 100m
【多选题】
关于车场线困难情况最小曲率半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
A. 50m
B. 80m
C. 120m
D. 150m
【判断题】
更换钢轨作业的目的是维持线路良好状态,确保地铁列车行车安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钢轨伤损达到重伤标准,应及时更换
A. 对
B. 错
【判断题】
换入钢轨与换出钢轨类型不同时,需配备异型夹板及异型垫板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切割钢轨时要用电锯全断面锯轨,并使轨顶面与轨头断面垂直,钻眼时要倒棱
A. 对
B. 错
【判断题】
换轨段为混凝土枕时,应按规定拆卸扣件及接头夹板。拆卸完应整体摆放到相应位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换轨时,轨下大胶垫不得缺少,压溃或缺损的不用换掉
A. 对
B. 错
【判断题】
换轨段为混凝土枕时,应按规定拆卸扣件及接头夹板
A. 对
B. 错
【判断题】
钢轨接头错牙不得超过4㎜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轨道线路的三大薄弱环节为:道床、曲线、接头
A. 对
B. 错
【判断题】
接头通常面临的问题是:错牙,松动,轨缝过大,瞎缝,螺栓用力不均等
A. 对
B. 错
【判断题】
普通钢轨接头鱼尾板安装作业时应在施工区域前后100m设置红闪灯,进行线路封锁
A. 对
B. 错
【判断题】
普通钢轨接头鱼尾板安装前应将润滑油脂涂在钢轨接头和轨头表面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装鱼尾板时应逐个的拧紧单个螺栓
A. 对
B. 错
【判断题】
普通钢轨接头鱼尾板螺栓扭一般需要达到500-700N.m
A. 对
B. 错
【判断题】
更换铁垫板时,不同轨底坡的铁垫板可混合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更换铁垫板时,更换的铁垫板要与既有的钢轨类型一致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测量轨距时,将轨距尺的固定端紧贴一条钢轨的非工作边,另一端放置在另一股钢轨工作边上,并左右移动,直至到最小间距,此时刻度就是准确轨距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轨距尺垂直线路中心线架设在钢轨顶面,读取水平尺的气泡靠近末端相对应的值则为准确水平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轨道巡视的最终目标为维持一个既安全又可靠的地铁列车服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线开通初期3个月内每24小时巡查一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工巡道的周期间隔不应超过48小时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车辆段、停车场所有线路每周巡查1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巡道时应以5km/h左右的速度全面查看线路、道岔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巡查时如线路、道岔发生影响行车故障,应立即排查处理并按汇报制度规定向上汇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轨道伤损检查作业的目的为钢轨伤损检查提供指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钢轨伤损被发现,检查及评估对地铁列车行驶安全的影响后,会帮助及时更换、临时维修、定期检查伤损情况以便日后做出更换的决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线路巡查人员巡经伤损钢轨时,要小心检视,比对伤损的资料,如发现有伤损发展情况,根据钢轨伤损现场标记规定用油漆进行标记,且必须立即通知线路工班长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道岔因其构造特点和行车条件都比较复杂,零配件也比较多,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提高道岔的维修质量是保证地铁列车安全平稳通过的必要条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起道地段要有足够的道砟,全面起道,起道量超过40mm时一般应用仪器测量并设置起道标桩,按标桩起道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道岔全面起道时,按计划标好起道量,看道与指挥起道,起道可分为转辙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叉后长轨部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道岔改道作业可以按照转辙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分段进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测量曲线正矢时,弦线不用拉紧,弦线的两端位置和量尺位置要正确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矢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8mm处测量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