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监控化学品第___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A. 六
B. 五
C. 四
D. 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A.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B.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C. 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条例
D. 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单选题】
___化学品是指其本身不属于爆炸品但是可以做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化学品。
A. “监控”
B. “易制毒”
C. “易制爆”
D. “化学武器”
【单选题】
高毒物品是指《卫生部关于印发___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142号)附件中所列物品。
A. 高毒物品目录
B. 高毒物品名录
C. 高毒物品清单
D. 高毒物品列表
【单选题】
剧毒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___克。
A. 1
B. 3
C. 0.1
D. 0.3
【单选题】
《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中有共___种高毒物品。
A. 52
B. 53
C. 54
D. 55
【单选题】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所列剧毒品的数量为___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有54种。
A. 148
B. 128
C. 138
D. 158
【单选题】
2011年6月下旬以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___公布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A. 安监总局95号令
B.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C. 安监总管三〔2015〕95号
D. 安监总局75号令
【单选题】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共___种。
A. 14
B. 60
C. 64
D. 74
【单选题】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共___种。
A. 14
B. 60
C. 64
D. 74
【单选题】
《___》(G18218--2009)2009年3月3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
A. 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辨识
B. 重大危险源辨识
C.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 危险源辨识
【单选题】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___。
A. 危害
B. 风险
C. 危险源
D. 重大危险源
【单选题】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与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比值之和___,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A. 大于
B. 不小于
C. 小于
D. 不大于
【单选题】
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强烈的___,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
A. 分解反应
B. 氧化反应
C. 还原反应
D. 聚合反应
【单选题】
灼热的铁丝能在___中燃烧等,它虽然没有同氧化合,但所发生的反应却是一种激烈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
A. 氧气
B. 氢气
C. 氨气
D. 氯气
【单选题】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___。
A. 有机物
B. 助燃物
C. 无机物
D. 混合物
【单选题】
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少于___时,便不能点燃。
A. 4%
B. 7%
C. 14%
D. 17%
【单选题】
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___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A. 4%
B. 7%
C. 14%
D. 17%
【单选题】
___是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煤气在空气中燃烧。
A. 统一燃烧
B. 同一相燃烧
C. 剧烈燃烧
D. 均一系燃烧
【单选题】
在___进行的燃烧叫非均一系燃烧。如石油、苯和煤等液、固体的燃烧均属非均一系燃烧。
A. 同一相
B. 不同相内
C. 均一系
D. 不同系
【单选题】
在可燃液体燃烧中,通常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由___进行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蒸发燃烧。
A. 液体表面
B. 液体分子
C. 液体产生的蒸气
D. 高温液体
【单选题】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能使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___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A. 最高温度
B. 最高熔点
C. 最低熔点
D. 最低温度
【单选题】
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质(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因着火源作用引起的___现象,称为着火。
A. 持续燃烧
B. 瞬间燃烧
C. 猛烈燃烧
D. 爆炸
【单选题】
使可燃物质发生___称为该液体的着火点(燃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A. 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
B. 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C. 持续燃烧的最高温度
D. 瞬间燃烧的最高温度
【单选题】
对易燃液体来说,一般燃点约高于闪点___℃。
A. 1~5
B. 3~7
C. 5~9
D. 7~11
【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___为自燃点,也称引燃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又一个重要参数。
A. 点火温度
B. 引燃温度
C. 最低温度
D. 最高温度
【单选题】
可燃物质在外界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___时,即可着火燃烧,称为受热自燃。
A. 闪点
B. 熔点
C. 燃点
D. 自燃点
【单选题】
合成橡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汽加热管附近,则极易引起橡胶的___。
A. 融化
B. 自燃
C. 软化
D. 燃烧
【单选题】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___过程。
A. 释放
B. 吸收
C. 集聚
D. 放映
【单选题】
化学爆炸是由物质的化学变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物质___变化。
A. 部分发生
B. 未发生
C. 都发生了
D. 没有
【单选题】
___比较普遍,化工企业中发生的爆炸多属于此类。
A.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B. 物理爆炸
C. 剧烈的蒸气云
D. 核爆
【单选题】
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是___进行的,则发生稳定燃烧(扩散燃烧),如火炬燃烧、气焊燃烧、燃气加热等。
A. 在燃烧过程中
B. 在燃烧之前
C. 在燃烧之后
D. 在扩散之前
【单选题】
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___按一定比例混合,遇火源则发生爆炸。
A. 在燃烧过程中
B. 在扩散之前
C. 在燃烧之后
D. 在燃烧之前
【单选题】
在燃烧之前即气体扩散阶段形成的一个足够大的云团,如在一个作业区域内发生泄露,经过一段延迟时期后再点燃,则会产生___爆炸,形成大范围的破坏。
A. 物理爆炸
B. 剧烈的蒸气云
C. 核爆
D. 化学爆炸
【单选题】
可燃物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该物质的___。
A. 爆炸极限
B. 爆炸范围
C. 爆炸当量
D. 爆炸威力
【单选题】
可燃性混合物的___范围越宽,其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A. 爆炸极限
B. 爆炸范围
C. 爆炸当量
D. 爆炸威力
【单选题】
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的混合物是___着火或爆炸的。
A. 会
B. 不会
C. 可能会
D. 完成可能
【单选题】
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在空气混合物中的___
A. 重量百分比
B. 质量百分比
C. 体积百分比
D. 分子百分比
【单选题】
爆炸极限___,火灾危险性越大。
A. 下限越低、范围越窄
B. 下限越高、范围越宽
C. 下限越高、范围越窄
D. 下限越低、范围越宽
【单选题】
着火能量越小,火灾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的着火能量都比较小,但是不同品种的可燃气体的最小着火能量可相差___倍。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单选题】
氢的最小着火能量为0.019mJ,甲烷为0.28mJ,所以氢气的火灾危险性比甲烷___。
A. 小
B. 大
C. 相同
D. 不相同
推荐试题
【判断题】
为自然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理财业务、基金业务、第三方存管签约、贵金属业务、挂失解挂、账户信息变更、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功能变更业务时,应核查客户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留存客户本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和核查结果。
A. 对
B. 错
【判断题】
营业机构对本单位客户风险等级判定为高风险级别的客户,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审核。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是指各级机构根据客户身份、风险等级分类标准,对客户按照高、较高、中、较低、低五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目的是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识别和监控措施,切实防范洗钱风险。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只针对我行开户的所有个人客户。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户风险等级分类标准按照客户的行业特点、业务类型、经营规模、客户范围等实际情况,分解成客户特性、地域、行业(含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行业等风险子项,运用权重法,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计量客户的风险,把客户分为高、较高、中、低、较低五个风险等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户风险等级的调整,若从较高、中、较低或低风险客户调整为高风险客户,或从高风险客户调整为较高、中、较低、低风险的客户,须开展尽职调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各级反洗钱职能部门根据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自行判断为高风险等级的客户。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由各级机构根据掌握的客户相关信息通过反洗钱监测系统自动评级和人工定性分析后对客户进行综合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户在异地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中发生的大额交易应由办理该业务的金融机构报告大额交易。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对私客户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和以开立账户等方式建立业务关系需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若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登记客户的住所地。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由总行运营管理部通过反洗钱监控系统统一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即实行“总对总”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在交易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可疑交易报告在交易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报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是指可疑交易主体办理的资金收付事项的金额、频率、流向、用途、性质等方面具有异常情形。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是指交易主体通过我行营业机构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上的资金收付事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报告以总行反洗钱信息监控系统为主进行采集,可疑交易报告实行系统批量采集的方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报告在交易发生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在按我行可疑交易操作规程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及时以电子方式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最迟不超过5个工作日。
A. 对
B. 错
【判断题】
网点审核岗必须由主办会计担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报告标准: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 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 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符合可疑交易报告标准,但未能通过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应当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大额交易标准的,应当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交易数据以总行反洗钱监测系统为主进行采集,可疑交易数据实行系统批量采集与人工判断发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额提现业务中识别客户的重点之一是一次性提取大额现金的客户身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可疑交易报告采用我行自定义的交易监测标准通过反洗钱系统批量采集与人工判断发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调整的,应当立即针对本机构的所有客户以及上溯三年内的交易启动回溯性调查,并按照规定规定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跨境交易和一次性交易等较高风险业务的回溯性调查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展回溯性调查的相关工作记录至少应当完整保存10年。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可疑交易报告紧急程度分为非特别紧急和特别紧急。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人客户信息补录须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严禁他人代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立客户信息时“预留号码”项填写手机号,验证方式有“短信验证码验证”和“柜员拔打电话验证”。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柜员应按照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实名制管理要求,认真核对客户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和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记录客户身份信息时分基本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人客户信息维护不需授权中心授权。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立个人客户信息使用的证件,不满十六周岁的,可以使用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军人、武装警察尚未领取居民身份证的,除出具军人和武装警察身份证件外,还应出具军人保障卡或所在单位开具的尚未领取居民身份证的证明材料。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代理人代开客户号时,能预留客户信息中手机号码字段。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柜员办理存量客户个人业务时,需先进行客户信息补录(1702个人客户信息维护交易),补录完后方可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代理人代开客户号时,不能预留客户信息中手机号码字段。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户信息补录手机号码需“短信验证码验证”当场验证,确保该手机号码为客户本人且正常可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居住在境内或境外的中国籍的华侨,不可使用中国护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立个人客户信息时,除必须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之外,我行可根据实际需要,要求存款人出具户口簿、护照、工作证、机动车驾驶证、社会保障卡、公用事业账单、学生证、介绍信等其他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或证明文件,以进一步确认存款人身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人客户信息是我行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采集、创建的个人客户资料。个人客户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客户户名、有效证件类型、有效证件号码、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人客户在开立实名制帐户时,会产生客户号,该客户号有且只有一个。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原则上“验证方式” 均应选择“短信验证码验证”,如遇到特殊情况,选择“柜员拔打电话验证”的,需会计主管复核,并由会计主管签字,节假日可由其他柜员复核签字。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居住在中国境内16岁以下的中国公民,应由监护人代理开立个人银行账户,除出具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外,还应同时出具账户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