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手机银行按认证方式不同分为___
A. 大众版
B. 兰证书版
C. 兰盾版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关于客户端手机银行开通下列哪些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兰证书版可在客户端自助注册
B. 大众版必须在柜面注册
C. 证书版必须在柜面注册
D. 大众版可直接升级为证书版,无需销户后重新注册
【多选题】
以下关于客户端手机银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
A. 签约电子银行业务必须由客户本人办理,他人不得代理。
B. 柜面申请登录密码只能输入6位0-9数字,在首次登陆时提示客户强制修改成英文字母加数字的密码组合(6-18位字符组成)。
C. 客户可从大众版手机银行直接在柜面升级成证书版手机银行。
D. 客户可单独申请开通手机银行证书版。
【多选题】
下列有关手机银行登录的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可使用中文作为用户名登录手机银行
B. 可使用签约手机号码登录手机银行
C. 可使用任意加挂卡号登录手机银行
D. 可使用本人身份证号码登录手机银行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无法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理财产品___
A. 客户开通的是大众版手机银行
B. 加挂账户未在柜面进行首次理财签约
C. 客户账户余额不足
D. 客户账户状态不正常
【多选题】
关于客户端手机银行手机号转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收款人为我行的,收款人手机号必须是签约本行手机银行短信版或证书版的手机号
B. 收款方可以是开通手机银行大众版的客户
C. 手机号转账支持行内或跨行转账
D. 收款人为他行的,收款人手机号必须是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注册手机号码支付功能绑定支付账户的手机号
【多选题】
手机银行理财产品相关业务描述正确的是___
A. 每天16:45-17:15为理财系统批处理时间,在此期间不支持理财产品购买、查询
B. 首次购买我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必须在手机银行客户端上做风险评估
C. 原风险评估已过期的客户,可在我行手机银行客户端上做风险评估
D. 手机银行委托的理财产品撤销交易必须在手机银行上完成
【多选题】
电话银行查询密码为___位。
A. 6
B. 7
C. 8
D. 9
【多选题】
电话银行业务中客户通过电话对账户进行的业务不包括___
A. 余额查询
B. 明细查询
C. 口头挂失
D. 激活账户
【多选题】
可代理的电话银行业务有___
A. 开通
B. 查询
C. 取消
D. 查询密码重置
【多选题】
我行对外统一电话银行客户服务电话为___
A. 96528
B. 0575-96528
C. 0571-96528
D. 92568
【多选题】
我行对外统一电话银行客户服务电话为___(因多数城商行的客服均为96528,所以在拨打时要注意加拨区号),提供( )小时服务;
A. 96528 6*24
B. 0575-96528 7*24
C. 0575-96528 5*24
D. 96528 7*24
【多选题】
四十九、电话银行业务中,仅可在柜面操作的业务为___
A. 电话银行开通
B. 电话银行取消
C. 查询
D. 查询密码重置
【多选题】
电话银行业务是指客户通过电话对账户进行___等自助交易,可通过自助和柜面两种渠道进行电话银行开通、取消(仅可在柜面取消)、查询及查询密码重置等业务。
A. 余额查询
B. 明细查询
C. 口头挂失
D. 自动缴费
【多选题】
电话银行业务是指客户通过电话对账户进行___等自助交易。
A. 余额查询
B. 明细查询
C. 口头挂失
D. 转账
【多选题】
可办理电话银行业务的凭证类型包括___
A. 兰花卡一卡通
B. 金融IC卡
C. 市民卡
D. 白金卡
E. 普通存折
【多选题】
均可通过自助和柜面两种渠道办理电话银行业务的有___
A. 开通
B. 取消
C. 查询
D. 查询密码重置
【多选题】
自助设备清机一个星期最少清钞___次,两次清钞间隔时间不能超过四天,遇以下情况时必须要进行钞箱清点检查:
A. 1
B. 2
C. 3
D. 4
【多选题】
管理人员每___根据检查、清机、测试等实际情况填写《自助设备管理登记簿》。
A. 年
B. 季
C. 周
D. 日
【多选题】
自助设备清机一个星期最少清钞两次,两次清钞间隔时间不能超过___天,遇以下情况时必须要进行钞箱清点检查。
A. 三
B. 四
C. 五
D. 一周
【多选题】
持卡人不能在规定保管期限至吞没卡管理网点领取卡片,同时要求吞没卡管理网点延长卡片保管期限的,应与持卡人约定保管期限,延长保管时间最长不超过___
A. 10天
B. 15天
C. 20天
D. 一个月
【多选题】
自助设备中的现金须按券别分钞箱管理,严禁将不同券别的现金混装一箱,所装钞币必须经过挑选整理,挑选___成新,无破损、无断裂、无透明纸粘贴、无褶皱及卷角等符合自助设备使用的人民币。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多选题】
总行吞没卡管理部门对本行吞没卡保管期限为___,他行吞没卡保管期限为( ),如有持卡人要求延长保管期限的除外,延长保管时间最长不超过( )
A. 两个月,一个月,15天
B. 一个月,两个月,15天
C. 三个月,一个月,一个月
D. 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
【多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目前我行取款机和存取款一体机能受理所有银联标识卡的取款业务,存取款一体机能受理本行卡(折)存款业务,自助服务终端只能受理本行银行卡的相关非现金业务。
B. 吞没卡领取须持卡人本人办理,不得代领。
C. 长短款应在《自助设备管理登记簿》中做好差错登记,等查明原因再作处理,严禁长款寄库、短款空库、以长补短。
D. 流水日志由管理网点自行保管5年,每年2月底前报上年日志清单壹份给总行相关管理部门备案,支行保管期满后可按相关规定申报集中销毁处理。
【多选题】
作废后的吞没卡按年上缴,次年___月1日至10日填制吞没卡上缴清单连同卡片实物上缴总行吞没卡管理部门。
A. 1
B. 4
C. 9
D. 12
【多选题】
关于ATM机描述不符合规定的是___
A. 每台ATM要设立1本登记簿;
B. ATM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操作员;
C. 操作员在清查ATM钞箱余额和加钞、取钞过程中,必须坚持双人操作;
D. 提取现金的限制为每日提款金额累计不超过10000元。
【多选题】
管理网点负责人(二级支行行长或一级支行营业场主任)每___至少对本网点自助设备管理检查一次,并在《自助设备机管理登记簿》上签字。
A. 日
B. 月
C. 季
D. 年
【多选题】
持卡人不能在规定保管期限至吞没卡管理网点领取卡片,同时要求吞没卡管理网点延长卡片保管期限的,应与持卡人约定保管期限,延长保管时间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并在《自助设备管理登记簿》上加以说明,同时登记持卡人的联系方式,最后期限前的___工作日应电话联系持卡人,如持卡人无法如期领取的应及时上缴。
A. 一至二个
B. 二至三个
C. 三至四个
D. 四个至五个
【多选题】
以下哪些情况必须增加清机次数。___
A. 自助设备软件或业务系统软件有改动的
B. 新安装的自助设备
C. 连续两次出现差错的自助设备
D. 设备故障后刚修复正常的自助设备
【多选题】
管理人员每日根据检查、清机、测试等实际情况填写《自助设备管理登记簿》。在填写过程做到___。各分栏内容如在当日无发生情况则应填写“无”,涉及要求经办复核双人登记内容的除在操作时要严格执行双人操作,在登记时也需双人签名或盖章。
A. 日期连贯
B. 内容齐全
C. 字迹清楚
D. 责任分明
【多选题】
自助设备清机一个星期最少清钞两次,两次清钞间隔时间不能超过四天,遇以下情况时必须要进行钞箱清点检查___
A. 自助设备附近有可疑人员出现时;
B. 在“1003尾箱查询”交易中查到自助设备钞箱余额已低于或将低于总行规定加钞额度时;
C. 有客户反映设备吐钞张数与取款数不一致的情况下;
D. 已到总行规定清机周期必须做清机加钞时;
E. 管理人员测试交易时出现吐钞不正常的情况。
【多选题】
我行的自助设备包括___
A. 自动取款机(ATM)
B. 存取款一体机(CRS)
C. 自助服务终端(BSM)
D. POS机
【多选题】
一般吞卡的原因___
A. 发卡机构发出吞卡操作指令
B. 自助设备发生故障
C. 持卡人操作失误
D. 持卡人取卡超时
【多选题】
自助设备中的现金须按券别分钞箱管理,严禁将不同券别的现金混装一箱,所装钞币必须经过挑选整理,下列符合要求的有___
A. 七成新
B. 原封新钞
C. 无褶皱
D. 无透明纸粘贴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自助设备流水登记簿》时如遇日期间断情况,可直接跳至下一日登记。
B. 持卡人要求吞没卡管理网点延长卡片保管期限的应登记持卡人的联系方式,最后期限前的三至五个工作日应电话联系持卡人,如持卡人无法如期领取的应及时上缴。
C. 对无人前来领取的吞没卡(包括本行卡和他行卡),自吞卡次日起三个工作日后,七个工作日内填制《银行卡吞没卡上缴清单》,并注明吞没原因及日期,连同卡片实物上缴总行吞没卡管理部门保管。
D. 流水日志由管理网点自行保管3年,每年2月底前报上年日志清单壹份给总行相关管理部门备案,支行保管期满后可按相关规定申报集中销毁处理。
【多选题】
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___万美元,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
A. 1
B. 5
C. 10
D. 20
【多选题】
境内个人所购外汇需要携汇出境,当日累计最高可以直接提取等值___美元的外币现钞。
A. 1万
B. 2万
C. 5万
【多选题】
严禁本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收兑、买卖客户兑换的外币。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___以上处理。
A. 白牌或白牌
B. 红牌或红牌
C. 黄牌或黄牌
【多选题】
境内个人超过年度总额购汇的情况不包括___。
A. 自费出境学习学费或生活费
B. 境外培训
C. 职工报酬
D. 境外直系亲属救助
【多选题】
银行按规定买入客户的外汇,并支付相应人民币的业务称作___。
A. 结汇
B. 售汇
C. 付汇
D. 以上都不是
【多选题】
原兑换未用完的人民币兑回外币的,可由客户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原兑换水单(兑换有效期为自兑换日起24个月)办理。对于当日累计兑换不超过等值___以及离境前在境内关外场所当日累计不超过等值(A)的兑换,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
A. 500美元(含500美元) 1000美元(含1000美元)
B. 1000美元(含1000美元) 500美元(含500美元)
C. 1000美元(含1000美元) 1000美元(含1000美元)
D. 500美元(含500美元) 500美元(含500美元)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___。
A. 历史唯物论
B. 辩证唯物论
C. 实践论
D. 认识论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___
A. 全面的发展
B. 协调的发展
C. 可持续的发展
D.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___
A. 速度至关重要
B. 以人为本
C.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单选题】
___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A. 人民群众
B. 领导干部
C. 知识分子
D. 公务员
【单选题】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以___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A. 经济建设
B. 科学文化发展
C. 人民群众的素质
D. 改革开放的深度
【单选题】
必须坚持把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 科教兴国
B. 科学发展
C. 执政兴国
D. 人民幸福
【单选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___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 政治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经济建设
D. 社会建设
【单选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___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单选题】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___
A.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C.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D. 发展循环经济
【单选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战胜___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A. 自然灾害
B. 非典疫情
C. 经济危机
D. 汶川地震
【单选题】
在人为本,就是以___为本。
A.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D. 改革开放
【单选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___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改善民生
C.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D. 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单选题】
办实事,做到___。
A. 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
B. 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C.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 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_。
A. 密切联系群众
B. 理论联系实际
C. 独立自主
D. 实事求是
【单选题】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___。
A. 拒腐防变的能力
B. 抵御风险的能力
C. 领导发展的能力
D. 应对危机的能力
【单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___政策不断加强。
A. 爱农支农
B. 支农爱农
C. 爱农惠农
D. 支农惠农
【单选题】
幅增长,实施___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A. “ 走出去”
B. “ 推出去”
C. “ 引进来”
D. “ 迈出去”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___。
A. 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 提供了前提条件
C. 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 提供了物质基础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同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___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经历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过程。这表明___
A. 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B.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___的问题。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___。 
A. 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下确路线
B.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单选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___收入”
A. 灰色
B. 劳动
C. 财产性 
【单选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___
A. 民生问题
B. 缩小贫富差距
C. 建设先进文化
【单选题】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___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 艰苦奋斗
B. 团结一致
C. 首创 
【单选题】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___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A. 人
B. 物
C. 社会 
【单选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以___为主线。
A. 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 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
C.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___。 
A. 社会和谐
B. 改革开放
C. 市场经济 
【单选题】
___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改善人民生活
B. 促进共同富裕
C. 消除贫富差距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___
A. 实践的呼唤
B. 现实的要求
C. 经验的总结
D. 理论的升华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___的条件下形成的科学理论。
A.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多选题】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___
A. 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D. 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
【多选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___
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
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多选题】
下列关于和谐社会的正确说法有___
A.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B. 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
D.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多选题】
下面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有___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B. 两者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多选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___
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要
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
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
【多选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___
A.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B.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C.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D. 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多选题】
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B. 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C. 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D. 这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___。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___。
A. 全面发展
B. 协调发展
C. 统筹兼顾
D.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