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中国“复兴号”动车组采用的标准涵盖了动车组_______、司机室布置及设备、牵引电气、制动及供风、列车网络标准、运用维修等10多个方面。
A. 基础通用
B. 车体
C. 走行装置
D. 密封装置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必须在满足现代车辆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予以综合协调和优化。在车体设计中必须考虑 ;结构轻量化。
A. 车体强度
B. 车体刚度
C. 车体自振频率
D. 车体的耐碰撞安全防护
【多选题】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必须在满足现代车辆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予以综合协调和优化。在车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车体自振频率; 。
A. 车体强度
B. 车体刚度
C. 车体的耐碰撞安全防护
D. 结构轻量化
【多选题】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必须在满足现代车辆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予以综合协调和优化。在车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车体自振频率; ;结构轻量化。
A. 车体强度
B. 车体刚度
C. 车体的耐碰撞安全防护
D. 车体密封
【多选题】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必须在满足现代车辆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予以综合协调和优化。在车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车体强度; ;车体自振频率;结构轻量化。
A. 车体密封
B. 车体刚度
C. 车体的耐碰撞安全防护
D. 车体流线形
【判断题】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必须在满足现代车辆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予以综合协调和优化。在车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车体强度;车体刚度;车体自振频率;车体的耐碰撞安全防护;结构轻量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必须在满足现代车辆的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予以综合协调和优化。在车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车体强度;车体刚度;车体自振频率;车体的耐碰撞安全防护;车体密封。
A. 对
B. 错
【单选题】
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设备变位操作后,应对()进行核对并确认。无法观察实际位置时,可通过间接方式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___
A. 压力值
B. 位置变化
C. 声光信号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水平挠度应小于等于计算跨度的()。___
A. 1/3000
B. 1/4000
C. 1/5000
D. 1/6000
【单选题】
在列车活载作用下,桥跨结构梁体同一横断面一条线上两根钢轨的竖向变形差形成的两轨动态不平顺度不应大于()。___
A. 4mm
B. 5mm
C. 6mm
D. 7mm
【单选题】
桥上轨道宜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当采用有砟道床时,轨道下枕底道砟厚度不应小于(),当设置砟下胶垫层时应含胶垫层的厚度。___
A. 0.25m
B. 0.30m
C. 0.35m
D. 0.40m
【单选题】
桥下应设养护、维修便道,便道的宽度应满足自行走行升降式桥梁检修车能进行检修作业要求;高度超过()、桥下无条件设置养护维修便道处,宜设置专门检查设备。___
A. 25m
B. 20m
C. 30m
D. 40m
【单选题】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封锚及接缝处,应在构造上采取防水措施。对于结构有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应增设()防止裂缝的发生。___
A. 八字撑
B. 防护栏杆
C. 剪刀撑
D. 普通钢筋
【多选题】
"车站结构完好标准?___
A. 地基地坪:有足够的承载力,无超过设计允许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地坪面层平整完好,无空鼓、裂缝、起砂。
B. 承重构件:梁、柱、墙、板平直牢固,无倾斜变形、裂缝、锈蚀。
C. 轨顶风道内无异物,无混凝土剥落、掉块。
D. 车站顶板的变形缝、诱导缝安装有截水盒,无结构渗漏水;
E. 离壁沟排水畅通,无积水、垃圾。
【多选题】
"车站结构轻微损坏标准___
A. 地基地坪:有承载能力、稍有超过设计允许范围的不均匀沉降,但已稳定。整体面层稍有裂缝、空鼓、起砂。
B. 承重构件:有少量损坏,基本牢固。
C. 钢筋混凝土个别构件有轻微变形、细小裂缝,混凝土有轻度剥落、露筋。
D. 车站公共区、轨行区、设备区有局部渗漏水,不影响乘客、列车、设备。
E. 承重墙体(柱)、砌块强度和稳定性严重不足,有严重裂缝、倾斜、弓凸、风化、腐蚀和灰缝严重酥松损坏。
【多选题】
"车站结构严重损坏标准___
A. 地基地坪:承载力不足,有明显不均匀沉降或明显滑动、压碎、折断、腐蚀等损坏,道床与结构底板剥离、开裂,并且在仍然在继续发展,对上部结构有明显影响。整体面层严重起砂、剥落、裂缝、沉陷、空鼓。
B. 承重构件:明显损坏,刚度、强度不足。
C. 离壁沟防水层严重开裂、松动、腐蚀、破损。
D. 结构变形缝、诱导缝止水钢板拉裂,结构渗漏水严重。
E. 承重墙体(柱)、砌块强度和稳定性严重不足,有严重裂缝、倾斜、弓凸、风化、腐蚀和灰缝严重酥松损坏。
【多选题】
“四不放过”是指 。___
A.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B.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D.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E. 事故过程不清楚不放过